产业新闻

从LABUBU“硬控”全球,看文化出海之路

2025-08-01 13:50:51

从社交平台 “开箱狂欢” 到海外门店彻夜排队,再到 108 万元 “隐藏款” 拍卖成交。


从社交平台 “开箱狂欢” 到海外门店彻夜排队,再到 108 万元 “隐藏款” 拍卖成交,这只毛发蓬松的 “龅牙小怪兽” LABUBU,已成为全球年轻人的情绪与文化认同媒介,更带火了一条融合设计、制造、社交与内容的新消费链路。


LABUBU为何能让海内外“集体上头”


永乐春季拍卖会上,一款高 131 厘米的初代藏品级薄荷色 LABUBU 以 108 万元成交,另一款全球限量 15 版的棕色 LABUBU 也以 82 万元落槌。在海外购物平台eBay 上,Labubu系列单个盲盒炒至$200以上;洛杉矶线下展览中,Labubu展柜排起长队。泡泡玛特旗下的LABUBU到底有什么“魔力”让海内外年轻人和潮玩买家集体上头呢?


01 鲜明突出的夸张反差视觉设计

LABUBU由艺术家Kasing Lung(龙家升)所创作,其外形既非传统可爱,也不是西式硬派美学。毛茸茸的身体、宽大的眼睛和九颗尖锐的牙齿极具标志性,而且其传递出的反差和软萌感十分契合Z世代审美疲劳后的“新视觉”偏好。


02 短视频平台带来的社交裂变

LABUBU可以当做居家摆件也可以当做出门背包挂件,其轻便易上手、易拍摄、易二创,让不少玩家用LABUBU“玩剧情”、“玩换装”,形成社群内容,数据显示,Labubu相关话题在小红书浏览量超13亿次,抖音短视频播放量突破50亿次。


03 收藏经济让产品不断热度飙升

LABUBU隐藏款抽中率低至1/144 ,限量款发售数量稀少,稀缺性能极大勾起收藏欲,从玩具商品溢价角度看,LABUBU在二手市场价格疯涨,如紫色米兰时装周限定款超12000元,类似曾经被热炒的限量版球鞋,高价吸引大量收藏者与投资者入场,助推LABUBU热度持续攀升,完成从潮玩圈到大众视野的破圈 。


04 成熟的市场逻辑和完备的供应链

泡泡玛特已在潮玩赛道耕耘 15 年,其通过打通TikTok + 小红书双语内容,搭建eBay、Amazon等平台的同步供货、 控价,合作海外潮玩集合店(如纽约SoHo潮玩馆),快速打开线下曝光。中国的产品设计能力、营销体系、制造水平和产品的供应链等也为LABUBU建立了良好的出海生态。



潮玩破圈,给文化出海传播带来哪些启示


LABUBU 的爆火出圈是中国IP全球化的缩影,从《黑神话:悟空》到《哪吒 2》再到LABUBU,中国文化、中国品牌的信心源于“中国智造”。LABUBU破圈出海也为广电行业文化出海带来以下启示:


1. 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转译。

LABUBU以“丑萌”设计打破文化审美壁垒,广电行业可提炼传统文化符号(如武侠、神话),通过科幻、悬疑等叙事框架重构,例如《流浪地球》将“家国情结”转化为全球可感的末日协作主题,提升了文化认同,同时借助中国在智能制造、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创新,实现文化内容 “Made in China” 向 “Created by China” 的跃迁。


2. IP生态跨媒介延伸开发。

LABUBU通过盲盒、联名产品构建立体消费场景,广电出海IP可在海外开拓延伸“剧集+游戏+虚拟偶像+线下体验”产业链。如打造海外热播剧集的同名游戏主题密室、NFT数字藏品、线下观影剧场等,以多元载体激活IP商业价值。


3. 社交传播的本地化运营。

LABUBU出海,没有刻意强调“来自中国”,而是追求“融入世界”,这或许才是中国IP出海应有的姿态。基于此,LABUBU借TikTok挑战赛才能引发用户自发传播,广电内容出海传播在也要充分考虑当地文化适配性,结合海外社交平台规则与当地文化定制传播策略,才能形成用户UGC裂变。


LABUBU 的成功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崛起的标志,它的成功也告诉更多中国品牌要用创意讲述世界听得懂的故事,以文化和情绪认同连接全球人心。对于广电行业而言,可借鉴其对用户情绪价值的挖掘,打造具有文化认同感的 IP,利用多元化传播渠道和跨境电商等通路,推动文化内容出海,在全球化时代讲好中国故事,实现从内容输出到价值共鸣的跨越。


来源:综合整理自新华网、人民日报、光明网、南方周末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