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4-09 15:18:41
在法理与情理、个体与结构的撕扯中,我们如何安放人性的复杂?
供热站高温锅炉中坠落的尸体裹挟着煤灰,在漫天黄沙的“库鲁县”撕开一桩尘封八年的凶案。由优酷出品的12集刑侦悬疑精品《沙尘暴》在白夜剧场收尾。该剧由谭嘉言执导,高群书监制,赵冬苓编剧,段奕宏、王锵、张佳宁、张瑶领衔主演。
《沙尘暴》在一开始所锚定的就是一种“底层共生”的设定,用一桩陈年案件,呈现每个底层普通人的处境、软肋、欲望,并且让这些挣扎,在时间跨度里变得越发赤裸与清晰。
地域特色:西北边陲的神秘底色
《沙尘暴》将故事舞台搭建在西北边陲那片被风沙常年肆虐的 “库鲁县”。废弃的矿场、风蚀的公路、被沙尘半掩的房屋与羊群,当沙尘暴席卷而过,连光线都成了共谋者,将真相与谎言一同模糊。《沙尘暴》导演谭嘉言通过自然光线+手持镜头的电影级纪实手法,将观众带入位于大漠深处县城“库鲁县”的凶杀案现场,而老刑警陈江河与年轻警官罗英玮对旧案的不同理解,也随着一场沙尘暴的到来愈演愈烈。摄影团队设计的“三角形炫光”成为贯穿全剧的视觉符号,框住情、理、法的冲突,当电子配乐的迷幻节拍与戈壁风声交织,悬疑剧的类型边界被彻底打破。在沙尘暴里没有精致的罪案现场,只有被风沙啃噬的人性与命运。
人性刻画:善恶交织的复杂画卷
编剧赵冬苓构建的并非简单的罪案迷宫,而是一张盘根错节的乡土关系网。剧中,陈江河既是当地守护小镇安稳的刑警,也与王良、刘盈盈、孙彩云等小镇居民是“近邻”……这种熟人社会的黏稠感让法律与道德在“库鲁县”这一荒漠小城扭曲变形。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时,最令人脊背发凉的不是凶手身份,而是每个角色如何在生存困境中一步步滑向深渊。《沙尘暴》最打动人的地方,是它将每个角色都赋予了完整的生命弧光。王良的扭曲、刘盈盈的隐忍、程春的被动等待……凶手不是单纯的恶魔,受害者也不全是无辜的弱者。在“疑罪从无”的人权保障理念下,法理的尺子究竟该如何丈量人性的裂缝。
叙事创新:多元手法的巧妙融合
在叙事结构方面,《沙尘暴》采用多线并行的叙事方式,在 “现在” 与 “过去” 两个时空维度间切换,在不同时间线的交错中,逐步拼凑出整个案件的全貌。
女警官罗英玮,是新刑侦力量的代表,秉持现代刑侦科技与全新思维,为案件侦破带来了新的视角与方法。而本地老警察陈江河,带着积累下来的丰富办案经验。他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,有着敏锐的直觉、对当地居民心理的精准把握,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两人截然不同的办案理念与方法,在合作过程中不断碰撞出火花。这种碰撞,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案件的侦破进程,从不同角度挖掘出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,还极大地丰富了剧情的层次,使整个故事更加立体、丰满。张佳宁饰演的刘盈盈,是全剧最具张力的角色之一。她表面上是温柔隐忍的护士,实则背负着家族的秘密与情感创伤。她与王良的纠缠、对父亲的怨恨、对弟弟的庇护,交织成一张充满矛盾的性格网。
总体来说,《沙尘暴》通过12集的短剧体量、电影化的章节式结构,在叙事效率与艺术表达之间找到了平衡。更进一步,将悬疑叙事与现实主义批判相结合,试图回答一个更宏大的命题:在法理与情理、个体与结构的撕扯中,我们如何安放人性的复杂?
这种发问,正是国产悬疑剧最稀缺的“人文重量”。